周末,我去厦门参加了爱集微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半导体盛会,从全国各地前去赴会的同行很多。厦门的天气有点热,但通过参加会议我感觉的却是阵阵寒意。
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是,几乎所有的投资人演讲的时候,开场白或者口头禅都是:“今年半导体有点冷。。。”
我好几年没有参与融资游戏,已不知道世间的行情冷暖,只是感觉每次开会台上的投资人好像走马灯一样,换了一茬又一茬,越来越年轻,而做实业的这帮创业者,略显疲惫,熬出了好多白发。
这次听到最多的另一个新词,是“替代国产”。在一些较为成熟且低端的赛道领域,国内早已进入价格战、抢替代的局面。
国内门槛较低的低端芯片领域,低端MCU芯片,还有低端PMIC芯片、2.4G Wi-Fi SOC芯片这类,价格之间竞争非常残酷,赛道头部的企业都没有利润,更别说尚未经验证的初创企业了。业内进一步比拼价格,也只不过是把某家国产芯片的价格,替代为另一家国产企业的芯片。除了打压价格外,并不能打开新的市场份额。这种“替代国产”的形式,把国产芯片市场变成残酷的存量博弈,只是一种纯粹的内耗。
终端需求超乎预期的疲软,半导体产业景气调整期拉长,下半年半导体传统旺季效应仍然充满变数。
除了市场方面的冷,投资方面的冷也是明显的。
2023年,科创板的审核趋严,交易所从受理环节就开始对科创属性进行判断。最直接的表现是,IPO问询次数增加,过去IPO大多经历二轮问询,如今三、四轮问询的案例迅速增加。
第一季度,科创板撤回企业数量高达15家,1家审核不通过,2家过会后终止注册。其中有8家是与集成电路相关企业。一旦科创板这个出口关上了闸门,那么前端的风险投资必然会更加谨慎。
随着各个芯片企业的逐渐暴雷,资本只会越发的谨慎,尤其是哲库解散3000人的案例会让资本对类似的芯片企业投资变得谨慎,让从业人员对业务牵引不足和初创的企业产生犹豫。
国内芯片初创企业往往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低端重复的功能,管脚替代的芯片层出不穷,在萎缩的市场里杀价格;还有一种是豪华明星团队做风口,大多是大型复杂SoC,采用先进工艺,往往融资几十个亿,比如国产GPU、AI芯片这种,一次性流片投入就需要几千万到上亿。
当前局势下,所有人都必须面对一个现实,在科技投资领域里,虽然大部分资本都说需要耐心,但是其实没有人不想赚快钱,不想有高回报,一旦项目不及预期,后面没有人接盘,那么击鼓传花的商业模式就会崩塌,只不过芯片的钱投下去,需要三年才能听个响,这中间的三年黑箱,也够投资人焦虑的了。
国家和产业大力推进的国产替代现在进入了一个换档期,高端器件没有突破,更多的企业开始围绕存量的市场进行替代国产。能率先进行技术突破、场景拓展、牵引应用的企业就能获得第一桶金,进而不断垒高门槛,良性循环,其他的很有可能就沉下去了。
当上市之路堵死的时候,半导体的行业大并购时刻就会很快来临了,这对于行业来说不是一件坏事,洗去泡沫,去伪存真,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坚持长期价值的,有真正产品端创新的,作风足够务实的,能突破高壁垒核心技术的,这些企业最终能活得更好,行业才会真正回归长期的价值投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