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层方法
去层应用
去除钝化层:钝化层通常由二氧化硅(SiO₂)或氮化硅(Si₃N₄)组成;SiO₂可使用氢氟酸(HF)等化学试剂去除。Si₃N₄可使用热磷酸是去除(通常需要在150℃至165℃的温度下进行处理),去除氮化硅后,需用超纯水清洗,以去除残留的磷酸,并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以去除受磷酸沾污的氧化层。
去除金属层:铝(Al)层常用于芯片的互连,可使用稀硝酸(HNO₃)或氢氧化钠(NaOH)溶液去除。铜(Cu)层可以使用稀硝酸(HNO₃)溶液进行湿法去除,但需严格控时防止过腐蚀。
去除介质层:二氧化硅(SiO₂)介质层可通过氢氟酸(HF)去除。
反应离子刻蚀(RIE, Reactive Ion Etching)
利用等离子体中的化学活性离子与材料发生反应,实现高选择性和高精度的刻蚀。适用于去除钝化层、金属层和介质层。
离子束刻蚀(IBE, Ion Beam Etching)
通过高能离子束直接轰击材料表面,实现物理去除。这种方法对材料的选择性较低,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去层。
等离子体刻蚀(Plasma Etching)
利用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,实现材料的去除。适合多种材料的去层,尤其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。
芯片去层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失效分析:通过逐层去除芯片结构,定位故障点并分析失效原因。在实际案例中,通过热点分析和去层分析,可以在芯片的特定层(如CT层或SUB层)发现ESD损伤,从而确定失效原因。
逆向工程:解析芯片的电路设计和布线结构。逆向工程在法律框架内是被允许的,尤其是在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产品并用于技术学习、改进或知识产权分析时。然而,未经授权复制或篡改产品可能涉及侵权行为。
工艺优化:评估芯片制造工艺的质量,改进设计和制造流程。例如在去层过程中可以对不同材料(如金属、介质、钝化层)的特性进行评估。如铜互连工艺中,通过去层可以观察铜扩散阻挡层的效果,以及铜填充的均匀性。